硅酸盐科学与先进建材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举办
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23

为深入贯彻国家及湖北省关于科技活动周的部署要求,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5月至6月,硅酸盐科学与先进建材全国重点实验室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成功举办实验室202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系列科普活动。 

职业讲坛,科学规划职业发展路径510日,安徽海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胜利应邀在学校作题为《海螺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改革实践与体会》的报告。朱胜利总经理系统分享了海螺集团的发展经验。他回顾了海螺集团从宁国山区水泥厂起步,历经技术引进、改制上市、跨国经营三个战略阶段,最终形成“一强三冠”产业格局与“一基五业”业务版图的发展历程;重点阐释了聚焦主责主业的“T”型发展战略,即以水泥产业为纵向根基,横向拓展全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最后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结了海螺集团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机制创新的战略思考。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就建材行业智能化转型、人才需求方向等话题踊跃提问。朱胜利总经理结合个人职业经历逐一解答,并诚挚邀请理工学子加入海螺,共同绘就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蓝图。海螺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王杨林及海螺新材、海螺科创、海螺环保、海螺资本相关领导,校长助理李潮欣、材料学院党委书记卢少平、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主任孙华君及1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青少科普,陶瓷梦工场实地观摩体验524日,作为实验室科技活动周特色科普教育活动,实验室依托学校首个创新创业梦工场—陶瓷艺术梦工场,邀请学校材料学科相关教学科研单位、职能部门、直属附属单位教职工和部分校友代表开展亲子活动,通过实地观摩体验和现场制作,在活动过程中实践感受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和规范,向中小学生普及陶瓷艺术科学与知识,激发中小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同时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文化创意能力,增强学生审美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素质教育水平。

 





学术论坛,大力激发研究生科研氛围。610日,硅酸盐科学与先进建材全国重点实验室举办了第一届“SMART”杯研究生学术论坛暨学术之星评选活动,研究生们汇报了在硅酸盐科学与先进建材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本次论坛主题为“担当、坚韧、协同、创新”,旨在鼓励研究生们关注国家发展战略,紧密结合硅酸盐科学与先进建材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研究生在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汇报过程中同学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分展示了在科研探索过程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并回答了专家的质询。本次活动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灵感,促进了学术交流,活跃了科研氛围,展示了实验室研究生们在科研创新方面的最新动向,提升了实验室的影响力。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学术带头人与研究生代表参与了此次论坛。







专题交流,着力提升科研成果质量。610日,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何欣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武汉代办处优先审查组组长胡文佳等一行来实验室交流材料类专利预审和专利优先审查相关工作。会上,余睿副主任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介绍了硅酸盐科学与先进建材全国重点实验室基本情况。他表示实验室在先进建材、固废资源化、微晶玻璃等方面有大量科技创新和专利申请,希望借助本次交流,提高实验室专利质量。何欣主任等对实验室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成效予以高度肯定。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员李媛介绍了材料产业领域的预审工作,从技术可行性、新颖性、实用性等多个维度介绍了材料类专利预审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武汉代办处优先审查组组长胡文佳介绍了材料类专利优先审查方面的工作,就如何进入专利优先审查审核推荐目录做了详细介绍。何欣主任就专利预审和专利优先审查推荐的区别作了一定讲解与介绍。在交流环节,中心老师和研究生们围绕专利撰写、专利申请、专利优先审查等方面踊跃提问,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四位老师结合工作经验一一详尽解答。




成果转化,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618日,实验室余睿副主任、吴少鹏教授、孙涛研究员参加第23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会上,吴少鹏教授开展了“全组分固废沥青路面高质再生技术”的专题报告,并推介了“超强韧、高耐久建筑新材料的研发与应用”科研成果。实验室孙涛研究员结合福建省磷石膏等疑难问题,向福建省领导、相关企业重点推介了实验室磷石膏等固废固化土技术。

 

 

活动期间,实验室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拓展成果转化工作。与孝感临空经济区协议成立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心,3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





此次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实验室面向中小学生、高校师生、科研工作者、企业人士及社会各界群众,累计组织和参与各类科普活动10余场次,线下活动群众参与人数超过1100人次。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作为学校靓丽的科普名片,实验室形象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更为宣扬建材文化、社会大众了解建材和热爱建材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附件下载: